住在市區(qū)富景小區(qū)38號樓的居民叫苦不迭。樓房年久失修,下水管道堵塞嚴重,污水排不出去,還經(jīng)常倒灌進房間,為了讓污水暢通排放,部分居民開始在樓下自建化糞池。在樓房旁邊“深挖洞”,卻讓其他居民為樓房的安全擔心起來。如何解決這一問題,困擾著整棟樓的居民。 據(jù)了解,富景小區(qū)38號樓南側樓的下水管道多為生鑄鐵管,彎道多口徑小,鑄鐵管時間長了腐蝕嚴重、且極易破損。而且不易維修。該樓化糞池體積狹小,很難容納這棟7層樓房20多戶人家排放的生活污水;加之,化糞池年久失修?;S池底部有很多泥沙。小區(qū)有的樓房有的化糞池甚至一半都是泥沙。本來就不大的化糞池。在加上泥沙的囤積。使化糞池的容量更加小。遭殃的都是一二樓住戶。污水流進低層住戶的洗手間,甚至流到廚房和臥室。 飽受其苦的不止黃阿姨一家,該38號樓南側樓的二三樓住戶也是受害者。昨日,記者趕到該棟樓時,正遇見三樓的住戶在家沖洗洗手間,“昨天漂滿排泄物的污水從洗手間倒灌出來,我早上都從洗手間里舀出了10桶污水了?!边@位住戶向記者抱怨。 大家都來挖化糞池污水常年外溢,終日臭味熏天,這讓住戶們相當苦惱。黃阿姨曾嘗試找工人疏通管道、掏清化糞池,然后向各住戶收錢,希望大家平攤疏理費用,但許多高層住戶并不同意。被逼無奈,黃阿姨只好將屋子原有的下水管道接入口堵死,自己耗資1000多元在自家窗外的空地上修建了一個小型的化糞池,以解決管道堵塞、污水倒灌之弊。新化糞池修好了,但問題并沒有隨之解決。樓房舊有的管道仍要從她家廚房地底下通過,恰好這廚房地底下有個下水管道接口,管道被堵后,污水從接口處冒出,直冒到她家廚房。 昨日,記者在富景小區(qū)看到,38號樓的南側有一個新挖的約2米長、3米寬的“三格式”土坑。后經(jīng)證實,該土坑系二樓一住戶找工人挖的,目的也是修建獨立的化糞池。 據(jù)悉,除黃阿姨及二樓住戶所挖的化糞池外,38號樓周圍還有其他3個大大小小的化糞池。小小樓房下有5個化糞池,這讓黃阿姨十分費解及煩惱:“專家樓”會不會變成“危樓”? 住戶欲集資更新管道,富景小區(qū)物業(yè)管理處黃主任說,曾多次接到38號樓南側樓居民的反映并從中協(xié)調(diào),希望促使該樓住戶共同出資更換破舊的下水管道,改裝口徑大易維修的塑膠管道,但多次協(xié)商之后,仍有高層住戶不愿出資,因為他們覺得低層住戶的遭遇與他們無關。
獨立修建化糞池不能解決問題,那有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?昨日,記者走訪了38號樓南側樓的6戶人家,大家均表示,解決方法只有一個:更換破舊且轉(zhuǎn)彎位極多的生鐵管,改裝口徑大的塑膠管,減少轉(zhuǎn)彎位。記者在與住戶們的對話中了解到,所有住戶均愿意出資更換管道,問題不在于錢,而在于鄰里之間缺乏溝通。7樓的馮先生、5樓的賴先生及黃阿姨等均呼吁有人站出來,組織交流會,方便大家各抒己見,將問題徹底解決。